革故鼎新,百舸争流:中国智慧手术室发展与实践白皮书
《革故鼎新,百舸争流:中国智慧手术室发展与实践白皮书》在2023年第五届健康中国思南峰会上正式发布。
白皮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L.E.K.咨询联合编写,深入研究了中国智慧手术室生态的发展脉络,从医院的角度定义和解析智慧手术室的核心功能,并研究其在国内医院中的渗透情况。白皮书访谈了20多位资深专家,在全国范围面向二、三级医院开展了问卷调研,共收到162份有效调研问卷,调研对象覆盖医院领导、信息部门、手术室管理部门、临床科室、麻醉科等。
根据调研发现,当前大多数手术室已完成信息化升级,处在数字化建设的阶段。部分头部医院已经开始探索智慧化手术室建设。根据不同阶段建设的重点,白皮书归纳出了智慧手术室的四大核心功能域: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手术室软硬件整合、高端设备与系统接入和运营管理优化。其中,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医院已有的多种信息系统进行集成。手术室软硬件整合则包含体征麻醉信息、音视频影像链、手术室环境监控和手术医疗设备集总控制的功能。而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和其他先进技术则包含在高端设备与系统接入的功能中。最后,手术室运营管理优化功能涵盖了手术室流程自动化、手术供应链精益化管理和手术室设备资产管理。四大功能域与其对应的十个功能模块,有效提升了手术精准度与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医生工作强度,使患者得到更好康复效果。
白皮书还梳理了智慧手术室的生态系统,探究竞争格局,分析医院在采购时需要考量的主要因素以帮助医院构建智慧手术室系统。尽管中国智慧手术室的发展目前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持续发展,智慧手术室将会成为未来智慧医院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智慧手术室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时代:医疗信息系统正不断加强“集成化”,进一步提升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为建立完整的患者病案集与临床数据仓库打下扎实的数据基础;手术室软硬件应用正积极向“场景化”发展,通过整合手术室内各类医疗设备与软硬件,提高对手术室环境和手术过程的控制与监测;高端医疗设备和先进辅助技术也正为患者带来更加“精准化”的治疗,驱动手术进一步向微创化与智能化发展;医院也正通过采用更加“自动化”的系统进一步提升手术室整体的运营效率以及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能力。
此外,我们汇总了国内外领先的智慧手术室案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学习其建设规划、软硬件设置和应用推广的经验教训。这些案例可以为中国智慧手术室的建设和推广提供宝贵的借鉴。最后,我们展望中国智慧手术室的未来发展趋势,从业务需求、技术需求、商业模式、政策支持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通过这本白皮书,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行业内人士全面了解中国智慧手术室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并为医院构建智慧手术室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引发行业生态参与者对推动中国智慧手术室标准的制定、软硬件设置和应用推广的思考。
点击下载白皮书:革故鼎新,百舸争流:中国智慧手术室发展与实践白皮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