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联合主办的首届“数字医学技术及应用创新大赛”正式启动报名。本赛事旨在加速AI与医疗的交叉研究与协同创新,积极助力医疗数字化转型,邀请医学和医工交叉领域的院士作为指导专家,面向全球征集数字医学创新技术及应用的优秀项目,探索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真实医疗场景中的多元化应用与成果转化,搭建从研究设想到临床应用的高速通道。参赛项目将有机会获得激励奖金、科研资源支持、投融资对接、多渠道展示等权益。
大赛背景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型科研机构,开展战略性、原创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突破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打造“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支撑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建成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实验室,成为享誉全球的人工智能原创理论和技术的策源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连续4年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得A++的最高评级。医院以建设面向未来的“亚洲一流的示范性医院”为目标,努力把瑞金医院建设成全球医疗新技术缔造者及策源地、国家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示范地、上海公共卫生应急和灾害救援地、社会亟需医卫健康从业者培训地。近年来,医院积极开展医疗数字化转型实践,大力推行数字化医疗流程管理,2021年10月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在瑞金医院成立。
为了促进数字技术与临床医学、生命健康产业的融合,刺激以临床需求为核心的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塑造医-产-学-研生态融合链路,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发起“数字医学技术及应用创新大赛”。大赛以“医智新生态,协同共未来”为赛事主题,鼓励数字医学创新应用,激发未来创新动力,面向全球征集数字医学技术和应用创新案例。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参赛要求
参赛对象
项目要求
报名规则
赛事介绍
两大赛题
1.医疗多模态融合诊断技术及应用:基于医疗多模态数据的融合分析,研发面向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的人工智能可循证辅助决策系统。围绕多模态数据的融合分析(包括但不限于放射、病理、超声、电生理、内镜等数据模态),或者诊疗知识图谱的构建(可基于多模态电子病历、临床预问诊、随访等相关信息)有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
2.全生命周期主动健康管理技术与应用研发面向全生命周期主动健康管理的关键技术或者新型可穿戴或非接触式智能设备,实现居家、办公、养老等多种场景的健康监测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疾病早筛、疾病预警、诊后随访和康复、运动能力评估、运动与疾病相关诊断与评估、营养状态评估和干预、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等,促进全周期主动健康管理。
两类参赛组别
每个赛题对应项目所处的不同阶段,分设为:
A组:早期创新组
B组:应用落地组
*说明:大赛组委会将与参赛团队就项目情况进行沟通,可能会对组别进行调整。
日程安排
*说明:大赛组委会将与参赛团队就项目情况进行沟通,可能会对组别进行调整。
赛制设计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
初赛
申报方于11月16日17:00时前通过指定网站线上提交申报表单,组委会对所有项目进行资格和形式审查,并将于11月20日通知符合条件的项目进入复赛;
复赛
决赛
决赛入围项目于12月13日-12月14日进行现场答辩,由评审专家对各项目评分、投票,最终遴选出各赛题方向前12名(含第12名),并在颁奖典礼为其颁发获奖证书。
* 组委会承诺对项目资料进行保密,参赛团队申报提交的资料仅向评审人员公开,且不用于本次评选及相关事宜之外的任何其他目的。
奖项设置
每个赛题方向最终决选出12个获奖项目,分设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大赛坚持以技术创新、临床应用价值为评审核心原则,如项目未能达标,部分奖项可能空缺。
奖励与激励计划
参赛方式
通过大赛指定报名网站上传参赛申报书:https://www.thegaiaa.org/DMTAAC